作為油品質量管理“科技創新帶頭人”,樊鳴潛心于檢測領域科技創新實踐,在油品燃燒性能指標檢測技術突破、產品標準制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月29日,在銷售企業環境監測管理培訓班上,樊鳴作為講師,給來自33家銷售企業的116名環境監測管理人員講解加油站液阻檢測、密閉性檢測、氣液比檢測等操作要領。
樊鳴是東北銷售公司油品監督檢測中心質量部的一名質量管理人員,每天與檢驗設備、化學試劑和各種樣品打交道。18年來,他潛心于檢測領域科技創新實踐,在油品燃燒性能指標檢測技術突破、產品標準制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評為銷售企業“科技創新帶頭人”。
與實驗設備交朋友
“要想業務精,先得懂設備。檢驗員需要摸清每臺設備的‘脾氣’……”老技工付毅迅的這句話深深埋入樊鳴的心中,為他日后開展技術創新打下了基礎。
油品監督檢測中心實驗室創建伊始,樊鳴就與儀器設備交上了朋友。為了徹底摸清它們的“脾氣”,樊鳴找來電工、電子、機械原理、計算機及應用等專業書籍,對照設備說明書一頁一頁地“啃”,一項一項地測。他認真呵護設備的每一個部件、每一條線路。在他看來,和設備打交道,要以心換心。
柴油十六烷值檢測的冷卻水采用市政供水系統,水溫、水壓、流速無法精準控制,導致設備噴嘴處溫度波動較大,檢驗結果常常忽高忽低,造成大量燃料消耗。樊鳴發現后,運用因果鏈、最終理想解、資源分析等多種創新理論,圍繞供水系統改造解題,全面測量冷卻水壓力、流量、熱量傳遞效果,并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利用常年閑置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冷卻裝置,建立起單進并聯式獨立循環供水系統,確保了試驗全過程噴嘴溫度穩定。
“這里的上百臺設備都是我的‘兄弟’。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觸摸、去聆聽,它們很樂意跟你‘交流’!”談起這些設備,樊鳴很是自豪。
在快檢領域拓荒
辛烷值和十六烷值是衡量汽柴油燃燒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長期以來,石油石化行業檢測汽油辛烷值和柴油十六烷值采用國標檢驗方法,依賴美國進口設備。
想要突破技術限制,就必須敢于挺進技術“無人區”。樊鳴利用休息時間查閱大量文獻,拜訪業內多位專家,對多種檢驗方法進行全面系統評價,并運用12種TRIZ工具,提出概念方案39個,最終發現了辛烷值和十六烷值與油品成分之間的關聯性。樊鳴對正向反饋中電容形成的特征頻率與標準曲線進行比較,建立起質量頻率與貢獻率模型,推算出汽油辛烷值和柴油十六烷值,最終找到了破解質量信息的密碼。
進口設備體型大、檢驗難度大。樊鳴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自主研發電磁振蕩儀,將性能分析轉化為成分分析,建立新的檢驗方法,實現了設備的小型化,檢測時長由3小時縮短至1分鐘,檢測成本由2000元降至2元,設備成本由750萬元降至5萬元,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辛烷值和十六烷值快速檢測難的問題。經評估分析,新的檢驗方法不受環境影響,可在加油站和油庫現場檢測,沒有“三廢”產生。
引領檢測技術創新
創新永無止境、永不止步。剛翻過一座高山,樊鳴又收拾行囊準備攀登更高的山峰。2020年,樊鳴召集各單位質量檢測人員成立中心科創小組,承擔多項集團公司一線生產難題攻關、標準制修訂、技能人才創新基金項目。他牽頭完成集團公司《辛烷值和十六烷值的快速測定(電磁振蕩法)》標準制訂、集團公司技能人才創新基金項目,并積極投身于企業知識產權建設、《汽油辛烷值機檢定與校準》等5項發明專利編寫,實現了從理化指標檢驗向成分分析的轉變。
乙醇汽油進入中國市場后,對醇類定量快速檢測提出了更高要求。樊鳴帶領技術人員收集車用汽油、車用乙醇汽油、車用乙醇汽油調和組分油中醇類物質的1600個相關數據。通過長達3年的研究,他們發現,汽油中的甲醇和乙醇含量發生變化時,樣品的電容會產生波動,技術人員由此可以確定樣品中甲醇和乙醇的含量。2022年,這個方法通過石油產品銷售及非油業務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評審。
“當前,檢驗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迅速,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作為基層質量管理人員,必須瞄準油品檢驗創新前沿和企業發展需要,持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將創新成果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樊鳴說。(通訊員 胡拓華 記者 張建榮)
微信公眾號:zgsybwx